廣發藏品網 > 金銀幣 紀念幣 古錢幣 > 硬幣收藏 > 菊花1角硬幣的內九邊設計,背后的故事介紹

菊花1角硬幣的內九邊設計,背后的故事介紹

2019-08-20 09:43:35 /用戶投稿

摘要:  1988年末,中國人民銀行就新版硬幣整體設計方案進行研究后,為使1角幣明顯有別于現行分幣,要求其外形要有所突破?! ⊥ㄟ^大量的工藝試驗,為便于大批量生產,1角鋁合金幣最后確定采用圓形坯餅生產內多邊形幣,邊部無齒加厚的新工藝。

  曾任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生產二處副處長、香港中國長城硬幣投資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的趙燕生,聊到了第四套人民幣硬幣的“老三花”。他問:“你知道‘內九邊’嗎”?


菊花1角硬幣的內九邊設計,背后的故事介紹


  第四套人民幣1角硬幣“內九邊”


  “內九邊”說的是第四套人民幣硬幣一角,正面圖案是國徽,背面圖案是菊花;材質是鋁鎂合金;形狀是外圓內有九條邊。


  “為什么它的直徑(22.5毫米)比五角幣(20.5毫米)還大,為什么它的邊厚(2.4毫米)比1元幣(1.85)還厚?”


  對此,我只能聽他侃侃而談:


  一個暖心又棘手的問題


菊花1角硬幣的內九邊設計,背后的故事介紹


  “內九邊”的來歷


  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人們的思想解放了,在設計第四套人民幣硬幣的時候,大家都認為在設計思路上應當有所突破,于是提出用牡丹、梅花、菊花作為硬幣1元、5角、1角的主景,這一設計方案得到國務院的批準。


  這時候有領導提出:按照常規設計,面值越小規格越小,因為5分幣的直徑已經是24毫米,1角幣直徑理應加大,如果依次遞增,1元硬幣的直徑豈不是太大了嗎?但是1角幣直徑小的話,常人可以看面值,那盲人朋友如何區分1角幣和混合流通的1、2、5分呢?


菊花1角硬幣的內九邊設計,背后的故事介紹


  這是一個特別暖心的問題,也是一個特別棘手的問題。


  從辦公室到盲人學校、盲人工廠


  “內九邊”的來歷


  我們考慮盲人朋友是靠手感來識別,就設計了幾個方案:在厚度上適當增加,在形狀上外圓內方。


  我們的設計方案沒有停留在辦公室,而是來到盲人學校、盲人工廠,在一個廳里面,給每個盲人朋友發個小袋子,里面先放1、2、5分的硬幣,然后讓大家摸。


  “把5分的拿出來”!大家把5分的拿出來了?!鞍?分的拿出來!”大家拿出來。“把1分的拿出來”……盲人朋友會識別的,他能摸得出來。我們再換袋子,把一些新的坯餅放進去,發給大家,然后問:“有新東西嗎?”他們回答:“有新東西!”……我們有幾個檢測方案,讓他們摸。有的方案不好,如厚度相對薄,邊形幾乎沒有變化,盲人就很難識別。


菊花1角硬幣的內九邊設計,背后的故事介紹


  經過幾家單位的多次測試,我們拿出測試報告,最后得到一個最優的方案。于是我們的一角幣就成為加厚、外圓內九邊的模樣,主要是考慮盲人朋友的識別和使用。


  一枚小小的硬幣,告訴我們人民幣設計的復雜與艱難,折射出文化的豐富、社會的發展。


  而關于它,我們又了解多少呢?


  它是我國第一枚內多邊形硬幣


  新工藝


  說起“菊花1角硬幣”,與其他幾套硬幣相比,還是很有特點的。


  1988年末,中國人民銀行就新版硬幣整體設計方案進行研究后,為使1角幣明顯有別于現行分幣,要求其外形要有所突破。


  通過大量的工藝試驗,為便于大批量生產,1角鋁合金幣最后確定采用圓形坯餅生產內多邊形幣,邊部無齒加厚的新工藝。通過外形、邊厚、重量等與鋁合金分幣有了明顯區分。


  隨著中國人民銀行公告的發出,它將漸漸淡出我們的視線,而它留下的溫度卻長久地溫暖著我們!


  


本站部分內容收集于互聯網,如有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本文來自廣發藏品網,轉載注明原文出處

上一篇: 四版紙幣中的熒光幣品種!精美絕倫的961      下一篇: 菊花一角這幾個年份的最值錢!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