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藏品網 > 紙幣 紀念鈔 連體鈔 > 人民幣收藏 > 民國紙幣上的重慶舊時風景圖案 你見過嗎?

民國紙幣上的重慶舊時風景圖案 你見過嗎?

2019-09-05 10:48:11 /用戶投稿

摘要:因所處嘉陵江古稱“渝水”,故其簡稱“渝”。石寶寨位于重慶忠縣境內長江北岸邊,故又被稱為“江上明珠”。明末譚宏起義據此為寨,“石寶寨”名由此而來。石寶寨作為穿斗結構層數多、構體大乃國內罕見,又被稱為“世界八大奇異建筑”之一。

  重慶簡稱巴、渝,別稱巴渝、山城、渝都、橋都、霧都。因所處嘉陵江古稱“渝水”,故其簡稱“渝”。北宋崇寧元年(1102),改渝州為恭州。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正月,孝宗之子趙惇先封恭王,二月即帝位為宋光宗皇帝,稱為“雙重喜慶”,遂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得名??箲饡r期,政府定重慶為戰時首都和永久陪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其為西南大區駐地和中央直轄市,現為我國的中央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世界溫泉之都,長江上游地區經濟、和創新等中心,國務院定位的國際大都市,中西部水、陸、空型綜合交通樞紐。

  

民國紙幣上的重慶舊時風景圖案 你見過嗎?


  早在民國時期,重慶風光圖景即已搬上了當時發行的紙幣之上。筆者發現最早的品種,是民國二十三年(1934),銅梁農民銀行與銅梁籌賑委員會發行的伍千文臨時救濟券,其正面圖景即重慶境內的銅梁安居古城風光(圖1)。銅梁位于長江上游地區、重慶西部,是中國人民志愿軍特等功臣邱少云的故鄉和銅梁龍燈的發祥地。其內地處銅梁西北部的安居古城,曾于隋唐、明朝時期建縣,是一座集悠久文化底蘊、豐富文物古跡、優美自然風光于一體的千年古城,被稱為看得見山、見得到水、記得往鄉愁的地方。城內的九宮十八廟、安居八景、各地會館聞名遐邇,禮部尚書、封疆大臣、翰林大學士人才輩出,詩人韓愈、書法家米芾也曾流連于此,馮玉祥、劉伯承等也均在此工作生活過。現紙幣上的安居古城,為中國第四大古城、國家濕地公園、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民國紙幣上的重慶舊時風景圖案 你見過嗎?


  緊隨其后的,是民國二十六年(1937)四川省銀行改中國農民銀行發行的伍圓法幣券,其正面圖景為重慶打槍壩供水廠(圖2)。在有自來水廠前,重慶市民長期靠井水、河水供飲用、生活所需,并誕生了以挑水為生的挑水工這個特殊行業。1929年,國民政府決定在重慶地勢最高處打槍壩興建自來水廠。值得驕傲的是,該自來水廠從規劃設計到施工監管,全是由我國的技術人員主持,這在中國近現代給水工程史上還是第一次。1933年,水廠實現正常供水。而該紙幣上的水廠之水塔,其風格既具有西洋建筑特點,又吸收了中國古典元素,如今已成為重慶第一座自來水廠的紀念塔、重慶近代公共事業發展的見證者,至今尚存


民國紙幣上的重慶舊時風景圖案 你見過嗎?

  

  民國三十年(1941)中央銀行發行的拾圓法幣券,其正面圖景為重慶復興關之風光(圖3)。復興關本名浮圖關,由于山崖上雕刻摩崖佛像,又叫佛圖關。它地處重慶老城西,系重慶一戰略制高點,可俯視長江和嘉陵江。其為“水路要沖,東下夔荊,西窺成都,南走滇黔,北通漢中,不獨為全蜀鎖輪,亦為全國重心”,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戰國時期此地就設有關。1941年3月,國民政府正式更名為“復興關”,蔣介石曾親題“復興關”三字刻鑿于關右石壁上。“復興關”名稱因系國民黨更名,故重慶市政府在1953年又恢復舊名“浮圖關”一直到上世紀60年代。后“文革”開始,“佛圖關”連同肖家灣一起,在那股紅色浪潮中改名八一村。現在此地建成佛圖關公園,而紙幣上的牌樓已不存。

  

民國紙幣上的重慶舊時風景圖案 你見過嗎?


  最后一種,是民國三十四年(1945)中央銀行發行的壹圓法幣券,其背面圖景為重慶忠縣石寶寨(圖4)。石寶寨位于重慶忠縣境內長江北岸邊,故又被稱為“江上明珠”。此處臨江有一俯高十多丈,陡壁孤峰拔起的巨石,相傳為女媧補天所遺的一尊五彩石,故稱“石寶”。此石形如玉印,又名“玉印山”。明末譚宏起義據此為寨,“石寶寨”名由此而來。該寨塔樓倚玉印山修建,依山聳勢,飛檐展翼,造型十分奇異。整個建筑由寨門、寨身、閣樓(寨頂石剎)組成,共12層,高56米,全系木質結構。始建于明萬歷年間,經康熙、乾隆年間修建完善。原建9層,寨頂有古剎天子殿,隱含“九重天”之意,頂上三層為1956年補建。石寶寨作為穿斗結構層數多、構體大乃國內罕見,又被稱為“世界八大奇異建筑”之一。而紙幣上的石寶寨圖景,經三峽蓄水后水位已漲至寨門,成為了名符其實的“水上盆景”。


本站部分內容收集于互聯網,如有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本文來自廣發藏品網,轉載注明原文出處

上一篇: 第四套人民幣80版1元天藍冠收藏價值分析      下一篇: 第一套紀念幣和紀念鈔誕生的背景介紹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