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藏品網 > 紙幣 紀念鈔 連體鈔 > 人民幣收藏 > 第一套人民幣 > 第一套人民幣1000元 > 第一套人民幣1千元紙幣背后的歷史故事

第一套人民幣1千元紙幣背后的歷史故事

2019-09-05 15:40:05 /用戶投稿

摘要:董必武同志經過慎重考慮,決定委托中共中央東北局在東北印刷第一批人民幣。  據史料記載,董老對東北局代印的人民幣有十分明確和具體的要求。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成立,首期發行面額1元至100元的7種版別人民幣。

  在最早印制的第一版人民幣中,曾發行雙馬耕地圖1000元紙幣千元大鈔背后的傳奇故事


  雙馬耕地圖1000元紙幣


  在當前人民幣收藏中,收藏者面對市面上諸多令人眼花繚亂的品種,都希望自己從中收獲一匹有潛力的黑馬。這是一張形制特別的紙幣第一版人民幣中的雙馬耕地圖1000元紙幣。這枚紙幣橫長15厘米,直長6.2厘米,紙幣正面左印有雙馬耕地圖案,右為1000元繁體漢字,四角拼圖內均有繁體漢字1000字樣。紙幣的背圖是北京天壇,天壇左右也并列繁體漢字1000元。


第一套人民幣1千元紙幣背后的歷史故事


  從形制上看,這枚紙幣明顯違反了我國1-5版人民幣設計的黃金比例分割,橫長與直長的比例是1:0.4左右,顯得狹長。我國當今發行的古代名畫系列郵票小型張很多都采用這種比例設計。雖然美觀,但作為流通貨幣,使用起來確實存在諸多不便,以致這種紙幣成為人民幣設計中的孤例。雖然紙幣形制獨特,但這并不是引起我收藏興趣的唯一原因。我真正感興趣的,是隱藏在其背后的罕為人知的傳奇發行經歷。


  雙馬耕地圖1000元人民幣,在我國人民幣發行史上是最早印制的。解放戰爭時期,各革命根據地都成立了自己的銀行,發行貨幣。為了統一對付國民黨的經濟戰,解決解放區貨幣不統一的問題,1947年10月,董必武同志經劉少奇同志同意,正式向黨中央建議成立全解放區銀行。銀行名稱擬定為中國人民銀行,發行解放區統一貨幣。董必武同志經過慎重考慮,決定委托中共中央東北局在東北印刷第一批人民幣。


第一套人民幣1千元紙幣背后的歷史故事


  董老向各解放區共計籌集了15000兩黃金,供東北解放區購買鈔票紙和其他的印刷材料。據說第一批印制的人民幣原來擬定500元面額和1000元面額兩種,票面上都是印毛主席像。但毛主席在得知這個方案后表示,不同意在鈔票上印自己的形象,要求此事以后再說。鑒于此,董老決定在東北先行印刷雙馬耕地圖案的1000元面額的紙幣。1948年4月20日,東北的佳木斯印刷廠(東北銀行印鈔廠)開機印刷此幣,全國最早印刷的人民幣由此誕生。


  據史料記載,董老對東北局代印的人民幣有十分明確和具體的要求。但當時由于解放戰爭正在緊張進行中,交通十分困難,以至于東北所設計的人民幣票版不能送到西柏坡請董老審核。董老為人民幣所書寫的中國人民銀行行名和金額等中文楷字又無法送去。因此,東北局代印的1000元人民幣就成了人民幣家族中特殊的一員。依據筆者收集到的資料,其特殊性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第一版人民幣所印的中國人民銀行行名和金額中文正楷字全部為董必武所寫。唯獨雙馬耕地圖案1000元人民幣為東北印鈔廠設計人員書寫;


  2.東北銀行印鈔廠代印的紙幣背面沒有中國人民銀行六個字,而第一版人民幣其他紙幣背面均有中國人民銀行六個字(有的無漢文而有維文或蒙文);


  3、是第一版人民幣中唯一票形狹長的紙幣;


  4、在我國人民幣印制史上首次采用滿版雪花水印鈔票紙印刷。也有專家稱之為蘇聯五星水印紙和水紋鈔票紙等;


  5、第一版人民幣羅馬冠字在人民幣正面左上方,號碼在票面的右上方。唯獨此幣羅馬冠字和號碼位置顛倒,即冠字在右,號碼在左。


  這張紙幣雖然是最早印刷,但發行卻晚許多。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成立,首期發行面額1元至100元的7種版別人民幣。后來由于市場需求,1949年9月11日,央行發行被長期封存的雙馬耕地圖案1000元人民幣。


本站部分內容收集于互聯網,如有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本文來自廣發藏品網,轉載注明原文出處

上一篇: 第一套人民幣駱駝隊一萬元的特點分析      下一篇: 第一套人民幣圖案特殊,是誰設計的呢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