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藏品網 > 紙幣 紀念鈔 連體鈔 > 其它收藏 > 測試鈔 > 中華民國時期錢幣的演變

中華民國時期錢幣的演變

2019-06-05 06:12:41 /用戶投稿

摘要:  中華錢幣經由歷史的推移,有著很多的演變經歷。從最早期的以貝為幣到現在的人民幣,中華錢幣也經歷了難以數計的變化。要知道,每一次朝代的更迭都會引發新一輪的錢幣的改換。,今天筆者就為大家來詳細介紹在民國時期中華錢幣的演變。

   中華錢幣經由歷史的推移,有著很多的演變經歷。從最早期的以貝為幣到現在的人民幣,中華錢幣也經歷了難以數計的變化。要知道,每一次朝代的更迭都會引發新一輪的錢幣的改換。那么。,今天筆者就為大家來詳細介紹在民國時期中華錢幣的演變。

  提起民國的錢幣,大家首先想起來的應該就是銀元。銀元的確是這一時期的典型錢幣。然而銀元也不只是有大家所熟悉的那種印有袁世凱頭像的銀元,俗稱“袁大頭”。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比較出名的銀元是以孫中山側身像為正面的,這種銀元是在民國成立初期發行的。而俗稱“小頭”的是中華民國二十三年發行的另外一種鑄造上孫中山側面的銀元。

  除了這些銀元之外,民國時期的中華錢幣也包括不少貨幣。首先在1935年民國政府曾強制流通法幣。但是這些錢幣并沒有持續多長時間,在1948年由于通貨膨脹,法幣嚴重貶值,在這期間金圓券曾代替法幣,但是這方面的一些規定的漏洞,金圓券也未能逃脫貶值的命運。最終,1949年銀圓券代替了金圓券。而這兩種貨幣因為顏色而曾分別被人們稱為“紅雞公”和“烏雞母”。因為這兩種貨幣最后均由政府出面收回,所以現在幾乎沒有人會有這兩種貨幣的收藏。而大家收藏較多的就是上文中的銀元,不過也是以“袁大頭”偏多,印有孫中山的銀元更稀少。

本站部分內容收集于互聯網,如有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本文來自廣發藏品網,轉載注明原文出處

上一篇: 2013年蛇年郵票,你不知道的背后的故事      下一篇: 辛亥革命100周年金銀紀念幣,紀念不可遺忘的歷史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