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藏品網 > 印譜收藏悄然升溫:價值在不斷發掘當中

印譜收藏悄然升溫:價值在不斷發掘當中

2019-06-05 12:11:08 /用戶投稿

  印譜,是用來匯錄歷代印章著作的書本,主要有兩個作用,其一是供大家賞識研究或保藏,二是為篆刻者提供描摹、借鑒的藍本。各種印譜也一直遭到藝術愛好者的喜愛。
  
  在如今印譜的保藏領域中,大家將印譜保藏分為同品種,包括原印鈐蓋、木刻翻摹、摹刻、影印等。其間最為寶貴的即是原印鈐蓋的印譜,它能夠實在保留原作的面貌和神韻。后人對古印和著名篆刻家著作的拷貝即是摹刻印譜,有的摹刻者也是在其時對比有名氣的一些名家。這類印譜十分具有保藏價值。
  
  影印印譜是把原印印拓,經照相制版鈐印,或者是膠印珂羅版辦法印制,這種方發常常只重視印譜的版別價值,而對其印學價值有所低估。本來,原鈐印譜雖然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印譜挑選的印章品種。
  
  因各種緣由,印譜存世量少,如今價值仍然處于凹地,這無疑越來越遭到商場的重視。在本年北京的秋拍中,評價4萬至4.5萬元的西泠四家印譜(齊燕銘藏本),終究以7.475萬元成交,業界專家以為:“跟著大家對印章認知度的不斷提高,印譜也逐漸走進了大家的視野當中,其價值也在持續開掘當中。
  
  相對來說,現當代名家印譜的保藏出資潛力還沒有被充沛發掘,有志于保藏的人士能夠從此下手。其間優先挑選應是三類:一是名家印譜,像是鄧散木、來楚生等名家的印譜,這些年在拍賣商場現已暫露頭角;二是賦有特色的印譜,像是江蘇省國畫院篆刻委員會副主任王本興的《雨花臺勇士印譜》,收錄了其所刻的163方勇士姓名磚印;三十原鈐本,20世紀60年代,篆刻家吳子建、方正之、徐云叔和陳茗屋合刻了《四朋印譜》,可謂是新中國建立今后年青篆刻家的第一本。

本站部分內容收集于互聯網,如有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本文來自廣發藏品網,轉載注明原文出處

上一篇: 清同治青花瓷的保藏及其特征      下一篇: 民間收藏己經是社會重點關注對象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