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五岳系列大版郵票—T130泰山

  • 本店售價: 回收價格電議
  • 商品貨號: 10
  • 點擊次數: 8676

【藏品名稱】 名山五岳系列大版郵票--T130泰山

【藏品品相】 全品

【圖案面值】

 T(4-1)岱廟晴雪  8分 2246.52萬枚

 T(4-2)盤道通天 10分 1438.4萬枚

 T(4-3)大觀雄峰 20分 1454.55萬枚

 T(4-4)云海日出 90分 912.84萬枚

【發行日期】 1988年9月14日

【郵票規格】 54×40毫米

【齒孔度數】 11度

【整張枚數】 28枚

【版        別】 影寫雕刻

【設  計  者】 張濟平

【雕  刻  者】 高品璋 孫鴻年 閻炳武 呼振源

【印  制  廠】 北京郵票廠

【藏品介紹】

  名山五岳系列郵票—泰山由郵電部于1988年9月14日發行,共計四枚,每套總面值1.28元,影雕套印。這四枚郵票分別是:岱廟晴雪(面值8分,發行量2246.52萬枚),盤道通天(面值10分,發行量1438.4萬枚),大觀雄峰(面值20分,發行量1454.55萬枚),云海日出(面值90分,發行量912.84萬枚)。

  泰山在中國山東省境內,古代稱為“岱山”,又名 “岱宗”,至春秋時代改稱泰山。泰山是中國五岳(泰山、華山、衡山、嵩山、恒山)之一,因地處中國東部,故被稱為東岳。又因為中國傳統認為東方是萬物交替、初春發生、太陽初升之地,所以泰山又被譽稱為“五岳之長”、“五岳獨尊”。古代的帝王在登基加冕或太平之年都要親臨泰山,舉行封禪大典,祭祀天地,以求神及祖先的福佑。泰山亦因此引來了歷代的文人騷客登臨,留下了贊詠泰山的許多不朽名篇。

 

【藏品價值】

  本套郵票共4枚。郵票展現的是泰山的幾大著名景觀。山水畫形式具有較強藝術魅力,畫家采用中國山水畫形式,巧妙地運用線條的先后、虛實、粗細、強弱等關系,準確地刻畫出了泰山景物的形體、結構、質感和空間,生動地展現出了泰山自然景觀宏偉博大的氣勢,具有較強的藝術魅力。

  4-1為“岱廟晴雪”。岱廟坐落于山東省泰安市區北,在泰山腳下。雪后初霽,天地一色,岱廟玲瓏,古柏崢嶸,銀裝素裹,氣象萬千。 泰山的南麓,俗稱“東岳廟”。它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為道教神府,是歷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

  4-2為“盤道通天”。圖案描繪了泰山險道“十八盤”的自然景觀,沿泰山的盤山道攀登,盡處是南天門,又稱為三天門。由于飛龍巖、翔鳳嶺左右對峙,山道極險,清風吹來,松濤盈耳,游客至此衣袂飄飄,如臨仙境。登泰山有東、西兩條路,一般由東路上,西路下。位于岱廟正北約一里處的岱宗坊,為泰山東路登山的起點。據《吉尼斯世界之最大全》記載:“中國山東省通往泰山頂上的石階有6600多級,向上延伸1432.6米,長達8.047公里。”這就是自岱宗坊至山頂的距離。

  4-3為“大觀雄峰”。大觀峰在泰山岱頂,極為險峻。山頂前壁有碑。碑為削壁而成,碑高13.3米,寬5.3米,碑刻共996字,是唐代開元十四年(726年)唐玄宗李隆基封泰山時所書。字體俊逸雄渾,氣勢磅礴,結體謹嚴,系書法中“唐隸” 一派風格。是中國書法史上的名碑,歷來為人推崇。近年來又將碑文貼金加以保護,顯得更為壯觀。

  4-4為“云海日出”。圖案描繪了泰山云海日出的壯美自然景象。泰山的最高峰玉皇頂,也稱天柱峰。玉皇頂東南有一日觀峰,為岱頂觀日出的好地方。峰北側有一巨石懸空探出,長約二丈,名稱“拱北石”,也稱“探海石”。“旭日東升”為秦山頂上四大奇觀(即旭日東升、晚霞夕照、黃河金線和云海玉盤)之一。唐代詩人杜甫《望岳》尾聯云:“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泰山主峰海撥1524米,站在上面朝下望,云霧纏繞,翻騰不息。早晨立足于泰山玉皇頂日觀峰,可看到旭日從云霧中噴薄而出的奇觀。這枚郵票圖案右下角伸出的那塊巨石,即探海石,極目望去,云海洶涌,朝霞如帶,一輪旭日已露出半圓形,瞬間即噴薄而出,氣勢雄偉,蔚為壯觀。整個畫面既描繪了泰山日出的自然奇景,也刻畫出了中華民族的性格特征,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